櫻花的力量

文:精神科主治醫師 郭約瑟醫師

病人坐在住家的路口前等候醫師的到來…,
病人拿著手寫便箋上的成語、不懂的字詞詢問醫師語意…,
家屬訴說病人清明掃墓後出現不適的症狀與擔憂…,
病人見到醫師、個管師到來,隨即的插手姿勢讓個管師打針…。
10幾年來,精神科郭約瑟醫師、個管師挨家挨戶地走進病人家裡,看診、送藥、衛教、定期電訪關心追蹤…,對每一個病人的病情、家屬的照顧、支持資源等狀況,充份了解並予以同理支持,多年持續不斷的關心,讓病人能持續就醫、服藥、施打長效針,穩定控制病情。這是一種深度信任的醫病關係,是這份深度的信任讓病人願意配合醫囑,是這份信任讓病人、家屬放心。

過動兒的媽、失智症(認知症)者的媳婦、酗酒者的老婆,通常都是憂鬱症的高風險患者。那如果同時具有這三種身分,恐怕就更難以逃出憂鬱症的網羅。

過動、失智、酗酒三者都是慢性疾病,會造成長期累積的壓力,陪伴者如果沒有過人的體力、耐力,或充足的社會支持系統,隨著時間延續,能量總有耗盡的一天。

好死不如歹活

阿蓮就是這樣的一位苦主,加上她幼年時期還有小兒麻痺,造成右腿萎縮而跛行。雖然日子如此嚴苛,她卻百折不撓地經營一家小型的樂透店面,撐住全家人的生計,很辛苦地活著,「好死不如歹活」是她的座右銘。

原本她就已因慢性憂鬱症長期就醫。有一天,她被送到急診,出現胡言亂語、失憶、半身痲痹,還有雙手無意識揮動。

看來她已被長期的壓力逼到崩潰邊緣,出現嚴重的解離症狀。擔心她恐怕會因此一蹶不振,一度想送她去精神療養院住院療養。注射適當的治療藥劑,在急診室睡了一整晚,隔早醒來之後,她完全恢復清醒,也悍然拒絕療養院住院的「餿主意」,因為她說肩頭的重擔,是無可取代的。

看著她異於常人的堅韌,我只能瞠目結舌,目送她返家休養。並且約定每個月定期上山造訪、送藥,分攤她些微的辛勞。

此外,還協助她申請社會補助,將失智症的婆婆送到公費安養院養護;給予過動兒子適當的評估與治療,以改善學習、情緒與行為的控制。

至於她的丈夫的酗酒,是個難題,同樣面臨生活困境,丈夫總是選擇逃避,藉酒精來痲痹自己,甚至還有偶發的暴力衝突。這次,經過阿蓮的震撼教育之後,他終於有些微清醒,約法三章,減少飲酒、規則工作及接受規則治療。

生命的韌性

醫療團隊所能幫忙的,就是這樣,當然過程絕對不像表面所寫的如此順利,「進三步、退兩步」才是標準的歷程。

經過短暫的休養,阿蓮回復正常的工作與護家的崗位,速度令人吃驚。不愛唸書的孩子,經過治療,至少在學校不再惹事生非,也逐漸找到運動的天份。丈夫依然酗酒,但至少頻率與酒後的暴力傾向已大幅減緩。

每次的山巡探訪,阿蓮總是帶著微笑表達謝意,第一眼就讓我們知道,她還挺得住。

對照她們所承受的苦痛,山巡醫療團隊所付出的心力,實在微不足道。而且,每年三月,阿蓮家門口那株五十年吉野櫻盛開的靜態美景,還有之後紅櫻隨風片片灑下的壯觀詩意動畫,都深深印在我們的幸福記憶腦區裡。

為何有人對生活壓力事件的打擊,很容易就不耐而受挫,甚至崩潰、倒地不起。有的人卻能屢敗屢戰,堅韌前行。除了天生的基因強度之外,成長過程吃苦耐勞的磨練,應該同等重要。

阿蓮能夠撐住全家命運的內在動力,秘密或許就藏在這棵每年經過冰雪風霜的淬煉之後,定期展現魅力的櫻花樹裡,因著它,時時都能帶來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