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瘟疫蔓延時—疫情下的心理健康

文: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  郭約瑟醫師

案例一  一位三十多歲在北部工作的年輕,因疫情影響、每月兩週的無薪假,一方面擔心家鄉年邁、有慢性病父母的健康、矛盾地也擔心返鄉會把病毒傳給父母,只好獨自待在三坪大的出租套房中,沒想到多年未發作的恐慌症竟因此復發而求助。同時也擔心父母該不該施打疫苗而苦惱著。

案例二  另一位三十歲左右、有四位孩子的年輕母親,因過度擔憂自己會感染新冠病毒、也擔心丈夫出入也可能染疫,整天不斷清洗、噴酒精,甚至因全身的不舒服而不斷到醫院重複篩檢來確認自己是否染疫,她的焦慮情緒及強迫行為也嚴重影響到丈夫及孩子們。

疫情對人類情緒的衝擊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台灣在奮勇抵擋一年多之後,也在今年五月隨著傳染力更強的變種病毒入侵而淪陷,但經過全民兩個多月的努力之下,表現優異地把疫情給控制下來,待疫苗施打普及率的提升,相信就能度過危機。

從國外近兩年針對疫情對人民情緒與行為影響的研究顯示,隨著疫情逐漸惡化的過程,人民的焦慮、憂鬱情緒、自殺意念或行為也會逐步升高;跟過去同期比較,出現憂鬱症狀的比率會升高三倍;至於個別群體當中,憂鬱盛行率最高的是慢性病患者;焦慮盛行率最高的是被隔離者;苦惱盛行率最高的是疑似或確診者;而失眠盛行率最高的很可能是第一線醫護人員。可見,幾乎暴露在嚴重疫情之下的所有群體,或多或少都會經歷情緒上的衝擊。

壓力的概念

針對憂鬱症狀明顯個案的調查中,可以看出他們心裡正承受著多項壓力來源,除了對疫情的擔憂之外,依序是孤單、過去曾有心理創傷、關係困擾、哀傷、財務問題及新聞事件等,特別是原本就是精神疾病患者,也會是易於受創的群體。

壓力是一種質與量的概念,一項或少數夠嚴重的生活事件就可能擊垮一個人;而長期未經紓解的壓力累積,最終也會壓垮一個人、衍生各種心身疾病。疫情代表的就是一種壓力源,從位居核心的染病或隔離者、到周邊僅受新聞或傳聞影響的民眾,端視個人的人格特質強韌與否及社會支持資源的多寡,也會決定一個人會受創到何種程度。

疫情壓力的紓解

有專家提出「抗壓五大裝備」:充分睡眠、適度運動、均衡飲食、創意休閒、放鬆技巧。其中睡眠及放鬆技巧,可以從Youtube上使用關鍵字找到適用的相關教學影片資源,如放鬆技巧、正念放鬆等。

衛福部也提供五字訣:「安」—安全: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靜」—平靜:觀看疫情相關心為不超過三十分鐘(對負面新聞敏感者甚至最好不要看);「能」—能力:吸收防疫知識、運動提升抵抗力;「繫」—聯繫:聯繫親友、互相鼓勵;「望」—希望:全民配合政策、戰勝疫情有希望。

可藉測量心情溫度計與撥打心理諮詢電話來及早發現自己的情緒是否異常,一旦出現過度嚴重或持續過久的症狀,甚至原本心身疾病病情的惡化、都應該儘早就醫,接受評估及適當治療。

協助孩子安度疫情

心智相對較為脆弱的孩子們,則需要父母有技巧地保護他們,衛福部也提供PEACE 五部曲—「玩遊戲(Play)」:隨孩子語言理解和情緒表達能力的不同,透過玩遊戲與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帶領他們成長;投入生活(Engagement):儘可能保持正常生活,投入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並創造新的健康生活模式;接納情緒(Acceptance):接納孩子可能有的各種恐懼、擔心等反應;;改變行為(Change):協助孩子調整原本的生活習慣,如起來伸展身體、一起說出感恩的事情;強化安全感(Enhance):讓孩子理解防疫相關的知識與防疫新生活習慣,了解目前所處環境的安全性,以促進安全感。

施打疫苗的渴望與擔憂

全球對抗病毒的策略,普及化施打疫苗是唯一能戰勝疫情的方法。可以這麼說:「施打疫苗,人人有責。」因為這不再只是個人的問題,其實也是一種隔絕病毒傳染途徑的社會責任。除非經過醫師評估確實不適合施打(這應該是極少數),否則接受疫苗注射不僅保護自己、也是疼愛家人及社區的方法。耐心聆聽長者的擔憂,適時給予正確及時的資訊,降低偏見資訊的傳播,尋找積極的疫苗施打同輩來現身說法,發揮創意、給予安全感,最終長者必然能慢慢接受施打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