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幼兒語言發展與早期療育

語言治療  黃筱鈺治療師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途徑,但是不是沒有了語言,人類便無法溝通?語言固然是溝通最直接的途徑;要是萬一缺乏了語言的支持,我們也不要放棄,應該去尋找更多的線索,去拼湊出語言的途徑。
早期的社會總是認為,孩子的語言發展若是較為緩慢,多半會以”大器晚成”或是”大雞慢啼”的心態來處理。或許大家會認為,為什麼以前的孩子似乎就算發展得慢,也還是就這樣子成長了,似乎沒有遇到發展或語言遲緩……等等的問題。以前的家長也忙,現在的家長也忙。而為什麼現在發展遲緩或是語言遲緩的孩子卻似乎是越來越多??
我們可以從整個大環境去看,以前的人生的多,家族也都是比鄰而居,更或許周遭的鄰居們,也都是一堆一堆成群的孩子。或許有些孩子發展比較晚,但為了要融入孩子們,也可以說在同儕的給予許多刺激中,以及人際密切的互動中,孩子間接的習得了發展所必備的條件。所有的發展除了自身能力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外,就會發展出來;唯一必備的附加條件就是『學習』。就算以前的家長忙於工作,但至少以前的孩子不缺乏學習的對象。

語言治療

就近代而言,不變的是家長一樣的忙碌,但是隨著生育率的降低,每個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少。也隨著人口的外移,鄰居及家族間的互動關係也漸漸的降低。孩子首先減少的就是來自外界的刺激,以及人際互動的大幅降低。雖然家長普遍認為現在的社會比以前發達許多,所有的物資也都更加的多元化,但是其實這一切並沒有成正比的加諸到孩子的身上,因為缺乏了『學習』的對象……孩子不是機器人,能夠配合我們要求的公式去塑造出來。而是需要一再經驗的累積,不斷的學習,加上能力的配合,而形成發展的完整要素。
而近代社會更多出了隔代教養及外籍新娘,是以前的社會中較少面對的問題。不是說隔代教育就會有問題,而是家長與長輩的教育方針是否一致??畢竟家長與長輩間觀看孩子的角度有所不同,要求也就自然不同,很自然的出現了教育上的落差。而孩子只懂得選擇快樂,其他什麼也不懂,所以家庭所給予符合成長的需求,當然就需要家長與長輩們把關。
也不是說外籍新娘的孩子一定出問題,而身處在複雜的語言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環境中,是否統整出了孩子主要的學習對象??及主要學習的事物??孩子不會自己抓重點,需要家長統合出所需要學習的重點,而這個重點必須跟著大環境的方向走,否則孩子就會覺得跟別人不一樣,也就是所謂的『入境隨俗』。
更或者是家中主要所給予孩子的環境是否根本過於充足??充足到孩子不需要發展,所有一切唾手可得??例如總是包尿布,是不是就學不會自己上廁所!!總是給奶瓶,是不是就學不會拿湯匙!!同樣的道理,你給予過多的支援,孩子不需要發展,他一樣可以滿足生活所需,那他為什麼要發展呢??不需要學習,因為一切是被準備好的。就算有能力,但是他並不需要依靠這個能力,最簡單的道理 :『用進退廢』。因為不需要用,自然而然就消失了這個能力。所以常常有家長說 :「以前一開始都會的,為什麼現在都不會了?」
以下給家長們簡單的指標,可以觀察出家中幼兒是否面臨語言方面遲緩的問題:*排除特殊疾病或其他經診斷例如:聽覺障礙、神經障礙、情緒障礙、吞嚥障礙…等。
1.一~六個月:主要以情緒表示要求<例如:哭鬧或是笑>,會發出類似發聲的聲音,但不一定具有特定意義。
2.六~八個月:開始有與人互動的行為,但所發出的聲音不一定具有特殊意義。
3.八~十一個月:可以理解簡單語意<例如:抱抱、喝ㄋㄟㄋㄟ>,會選擇性模仿
聲音,出現玩聲音的行為。
4.十一~十二個月:出現較特定的語音及語意的連結。<例:看到媽媽-叫媽媽>
5.一至二歲:此時期已開始發展辭彙,從疊字詞彙漸漸發展至雙字詞聲至三字
詞。
6.二至三歲:辭彙量開始大量增加,並可發展出簡單句或其他語句類型<疑問.
否定>。
7.三至四歲:敘述性表達增加,會從別人的回答中提出疑問,唱簡單的兒歌,
但對於正確的詞彙運用及語句使用仍會出現些許錯誤。
8.四歲至五歲:可以敘述簡單故事及日常生活發生的事,此時較易出現「發展
性口吃」,但不必因此而責罵孩子,多加注意即可。此時也須注
意幼兒的構音問題。
9.五至六歲:可較完整的敘述事物及正確的使用語句類型。

在〈幼兒語言發展與早期療育〉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