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網路,拒絕成癮

文: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 郭約瑟醫師

網路成癮可分成五大類:網路性成癮、網路關係成癮、網路強迫行為成癮(網路遊戲、網路賭博、網路購物與交易等)、網路資訊搜索成癮、網路電腦操作成癮。

目前全球網路成癮的盛行率,約為6%,台灣於2018年針對8,110 位青少年(10-18歲)的研究發現,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當以下九項症狀超過六項,持續三個月、甚至一年以上,並造成人際或其他功能受損,就有可能達到成癮的診斷標準。研究也發現網路遊戲成癮者之大腦會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包括:前額葉、基底核明顯萎縮,認知及活動功能也明顯下降,大腦神經的受損程度,類似酒精或藥物成癮的患者。

網路成癮九大症狀

  1. 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網路的活動上或離開網路上;
  2. 使用網路的時間超過自己原先的期待;
  3. 竭盡所能來獲得上網的機會;
  4. 整天想著網路上的活動;
  5. 多次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
  6. 即使知道網路已對自己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問題,仍持續上網。
  7. 持續的想要將網路活動停止或減少,或有多次失敗的經驗;
  8. 耐受性:需要更長的上網時間才能滿足;
  9. 戒斷症狀:產生焦慮、生氣等情緒,並需接觸網路才能解除。

造成網路成癮的原因

  1. 網路的社會與心理特性:資訊流動與溝通更豐富多元,無國界、隨處可得的方便性、匿名性、虛擬性,以及瞬間可跳脫性等社會特性,加上同步空間的立即回饋、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匿名化身的挫折與喜悅、網路情色的誘惑等心理特性,因而具備無可取代的吸引力。對原本在真實社會網絡受挫者,如人際關係欠佳、缺乏自尊或社會支持、家庭功能不彰等,轉而從網路世界獲得滿足,使得網路成癮在此社會脈絡背景下應運而生。
  2. 潛在的人格特性與精神疾病:成癮者在現實中常表現出害羞、較為疑心、悲觀、自我中心、缺乏自信、衝動控制困難等共通的人格特質,相對在網路上反而能隨興地表現特有的自戀與浮誇,沈溺於網路提供心理補償作用。而一些共病的精神疾患,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症等,也會透過上述網路特性以獲取社會心理需求的滿足,進而沉溺網路世界。

給家長的建議

  1. 有品質的陪伴:重視並發展優勢能力,同理並協助弱勢領域的成長,降低衝突或無效的溝通模式,重建良好互動模式。
  2. 正向行為支持策略:針對網路使用進行預先防範措施、協助發展替代的興趣及行為來滿足期待達成的目標與需求,以取代過度的網路使用。
  3. 發展多元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協助學習正向人際互動技巧、情緒與壓力管理技巧,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以合理滿足實際的社會及心理需求。
  4. 建立生活目標與學習時間規劃:協助青少年建立自我生涯規劃與生活目標,藉以發展適切時間規劃,助其達成相關目標,以降低其對網路之依賴。
  5. 強化網路使用之規範與空間管理:將電腦至於家中共同使用空間,方便進行管束、了解及參與網路使用狀況,並涉獵網路相關知識與青少年流行話題,以形成共同話題,進而引導其正確使用網路之模式。
  6. 發展其他健康的休閒娛樂活動:檢視親子關係,加強親子共讀或其他共通的休閒運動,如家庭出遊、運動類、人際關係與自尊提升類之活動,以利其發展正向興趣,進行抒壓及滿足自我相關需求,因而降低對於網路之依賴。
  7. 瞭解與接納網路成癮概況:適時與瞭解青少年網路使用狀況,教導青少年如何避免沉迷、分辨是非與保護自我,避免以極端禁止與對立的方式來管制其網路使用,後再配合相關漸進式改善計畫,逐步減少對網路的依賴。
  8. 父母以身作則:自主降低對網路的依賴,培養正向的家庭溝通與支持環境。如確實難以脫癮,必要時尋求心理相關專業人員協助。

六階段處遇模式

  1. 「覺」:覺察自己確實過度使用網路,建立「病識感」,以產生改善動機。
  2. 「知」:認知潛在問題,協助認清潛在的心理社會問題或精神疾病。
  3. 「處」:協助面對現實,並積極處理潛在的問題或疾病。
  4. 「行」:協助發展出改善成癮的相關行動計畫,提升其他替代性正向活動的吸引力,結合人際資源以塑造有利情境。
  5. 「控」:培養自我監控能力,逐步降低上網時間、培養出對時間的敏感度與自我監控力。
  6. 「追」:應加持續觀察問題的改善狀況,追蹤長期效果,並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與修正策略,以避免成癮行為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