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疾病的藩籬—身心障礙者的復元之路

文:身心健康中心職能治療師 楊子鑫
正福茶園園長 游正福

決定重返社區、重拾意義—「復元」就開始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劇中,講述思覺失調症患者如何在自己、家庭、醫療、社會各項系統之間的適應與不適應,最後一集快閃而過的畫面是主角在畫室中成為一個畫家,努力做著喜歡的事,成為想成為的角色,這一幕令我印象深刻。

以思覺失調症「復元」的視角而言,「決定以自己最大力量朝著目標回到社會、重拾生活意義」就是復元的開始。而這樣的精神,也是支持羅東聖母醫院身心健康中心職業能力訓練計畫的一大信念,促使每個在醫療中曾被貼上標籤的人們踏上復元的旅途,從庇護中的能力訓練、到支持性的適應訓練,最後的回歸社區、踏入職場,經驗了每一個環節,並於當中探尋生活的角色及意義。

正福有機茶廠與本中心合作五年之餘,從社區參與到職業訓練隊的成形、從不信任到信任、從陌生到夥伴關係,不僅止於參與一項生產性活動,更甚至成為了彼此的夥伴、生活中的一部份,經驗了自由選擇及承擔責任、職能參與及生活意義。

「我能試著爬到柚子樹上嗎?這會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故事。」、「我喝的是剛剛自己烘的茶嗎?」、「來到這裡,感覺幻聽都變少了。」這些都是在復元旅途中所見證的故事與對話,也在這過程中,成為生活及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

夥伴計畫‧社會性園藝治療

做農業是要做商業農業?還是有意義幫助人、有溫度的友善農業?5年前正福茶園接觸聖母醫院職能治療師及身心健康中心夥伴,透過每次的接觸及認識、磨合到默契建立、正式上線磨練「社會性園藝治療」,希望夥伴能真正地透過自己的能力,在對的地方被認同認可,然後能自給自足地活下去!

透過農作的實際運作,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工作正能量,幫正福茶園手工拔草,照護著茶苗的瞬間產生笑容及工作中聊天的快樂,原本夥伴是透過訓練來找尋自信及工作機會,反而卻被夥伴的認真所治療,面對平常工作上很多負面情緒,卻在跟他們一起完成工作的同時,完全化解。因為他們單純,對於交代動作一點都不馬虎,雖然一開始不熟悉會比較慢,但學習能力很快,一下就上手,比一般人更紮實,因為一般人過於自作聰明,往往很容易有偷懶及偷吃步不紮實的小動作!

管理茶樹跟製茶一樣都很重要,如何照顧茶樹,茶樹就會如何回報你,細心照顧不能偷吃步『 使用化肥跟農藥 』,消費者是很敏感的,夥伴跟治療師在幫忙除草時還特別說:「正福茶園土壤是『不會癢的』。」原來他們在別的地方有碰過會癢的土,可能就是管理方式的不同造成的。這是「正福茶園.有機茶園」對土地及環境生態的堅持,我們同時也希望透過農業能幫助人及夥伴,不是單純為了錢而生產農業,這樣的農業工作起來才是有意義及快樂的。希望透過你們的支持,如果有機會看到夥伴們在『正福茶園』,能正向的對他們加油。感謝聖母醫院治療師及夥伴,以及一路幫助「正福茶園」的貴人們。

相信了‧就不難

身心障礙者回歸社區一路是困難、也是簡單,困難於醫療疾病的框架及系統中與個體交流後造成的阻礙;簡單於相信希望的存在,就能開始。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力,選擇疾病的限制,或是復元的希望,如何選擇,就怎麼開始經驗意義。